即使难以扭转少子化趋势生育支持政策仍然重要
生育补贴无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观念,但仍能帮到想生孩子的家庭撰文 Gearoid Reidy
日本已经表示,现在是扭转出生率下降趋势的最后机会。
这个老龄化社会的典型代表几乎到了“不惜一切代价”,靠花钱来增加每年婴儿出生数量的紧要关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承诺,将采取有别于当前的“不同层面”措施,对儿童支持项目的出资金额将增加一倍,达到GDP的4%。提高家庭津贴等措施的确很受欢迎,但增加支出就能缓解生育危机吗?
人们很容易对这样的前景持听天由命的态度,但如果说日本注定要成为人口减少的老龄化社会,那么它并非孤例。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Yuriko Koike)近期宣称,人口下降是“全国性的挑战”。虽然她指的不仅仅是东京,但她的话还是谬之干里一-是国际性的挑战才对。日本政客言辞中日益加剧的绝望之情很快就会传到其他国家,甚至早已经这样了。
几十年来,有关日本儿童数量下降的报道大体上都是用简单的论据解释这趋势一-包括就业负担过重和过时的性别刻板印象。这种情况在2013年的纪录片《别和日本人谈性》(No
Sex,We'reJapanese)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片中认为,两性关系的不正常是日本人口下降的主因。时间快进10年,突然间,我们在世界各地也看到了同样情况。
政策制定者应当更清醒地对待这个问题。和其他地方一样,东京的官员也将难以克服两大趋势。其一,女性结婚的平均年龄已从1987年的25岁上升到2021年的29岁,这就推迟了她们首次生育的时间,同时减少了可生育年限。虽然花钱进行体外受精以及婚外生育变得容易且都可能有所帮助,但不太可能改变这一趋势。
第二个趋势,越来越多的已婚夫妇表示他们想少生孩子。202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夫妇想生育的子女人数平均值为2.01,略低于他们认为理想的2.25水平。近年来这两个数字一直在下降,两者间的差距也在缩小: 1977年,日本夫妇认为理想的子女人数平均值为2.61,想生育子女人数的平均值为2.17。
如果大多数夫妇只计划要两个孩子.再算上那些不想要、不能要或因为其它原因最终没有孩子的夫妇,不难看出日本平均生育率是如何迅速下降的。
现代生活方式以及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里为就学、工作和成功而发生的内卷,使得养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难。家长为了让下一代成龙成凤,付出更多努力,送孩子去参加钢琴独奏会、上补习班或体操课的动力也愈发强烈。学者们将这种情况称作“量质权衡”,即父母选择在更少的孩子身上投人更多的金钱和时间。
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英国内阁办公厅2014年的一项调查发现,跨越不同教育、就业和财富水亚等近乎所有类别的大多数人都倾向于生两个孩子。几乎唯~
例外是那些和公婆住在一起的夫妻(这种安排并不罕见,尽管越来越少),他想要三个孩子。另外,收人最低的家庭"最有可能想要三个孩子,这也证明了财富和生育之间的反比关系。
岸田文雄可以创造货币,但无法创造时间。虽然有人照顾孩子对劳累过度的父母来说是一种解脱,但育儿外包似乎也不是个办法。在新加坡,每六个家庭中就有个有家庭佣工,但该国生育率反而不及日本。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份报告所指出的,尽管新加坡提供幼托服务,但这座城市国家的低生育率“说明官方机构提供的服务不能替代高质量的亲子时光。”
或许,解决性别失衡可以提高生育率?在性别平权方面自诩“亚洲第一”的中国台湾地区,生育率也落后于日本。如果经济表现优秀,家庭消费增加呢?韩国人均GDP已经超过了日本,但生育率目前仅为0.81,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
这一世界性现象与女性的财富和机会的增加密切相关。美国生育率已远低于更替水平,所有欧盟国家亦是如此(甚至包括那些强烈支持移民的国家)。
有人提到匈牙利的例子,该国用于家庭扶持措施的支出占GDP的比例高达5.5%,超出日本的计划比例。匈牙利的特别之处在于,过去十年该国生育率有所上升,但目前并不清楚这在多大程度上归功于政策。
日本以及那些不可避免会走上同样道路的国家,不能指望找到一种政策上的灵丹妙药,将生育率恢复到婴儿潮时期的水平。政府支出应重点放在让社会做好准备迎接不可避免的变化上,不管是通过移民来缓解劳动力的减少,还是集中政策来帮助那些确实想要孩子的家庭想生多少就生多少。鼓励生育和任由发展,不必非得二选一。@-一编辑 赵昕萌
译 简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