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2月24日,一则《安徽官二代子女横行霸道,恋爱不成将少女毁容》的帖子在论坛和微博上疯传。该消息称,2011年9月17日下午,凶手陶汝坤因长期追求少女周岩不成,将其烧成重伤,凶手父母分别为合肥市审计局和规划局干部。之后,那些冷静的言论首先澄清的是嫌疑人的父亲只是个科级干部。对此,有媒体直言:民众为何对“官”的特权及司法的独立性如此缺乏信心?
心理解读:
花季少女被毁容的确让人痛心,然而这个案子受到如此大的关注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凶手是“官二代”。
“官二代”这个词在网上就像重磅炸弹一般,总能引发网民们非常强烈的反应和极端愤怒的情绪,有人说这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到底什么是“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又是怎样影响我们的认知与行为的呢?
首先,要了解什么叫“无意识”。无意识就是指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例如,给自己录像的话,我们会发现很多平时自己完全不会意识到的“小动作”,这些“小动作”就是“无意识行为”。按照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在意识中,但会改头换面以梦的形式出现,所以有了大家所熟知的《梦的解析》。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种。“个人无意识”等同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仅涉及个人的历史和经验;而“集体无意识”是指某种经验在一个族群的成员中通过遗传而代代相传,故涉及到整个社会心理的变迁。最简单的例子便是人们对蛇、黑夜等的恐惧。人类的祖先将长期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对黑暗与蛇的恐惧遗传给了我们,所以这种“天生”的恐惧感并不需要后天习得。
“官二代”这个词是否触及了我们的“集体无意识”?
一种解释是: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文明,看多了“统治阶级(很可能是官N代了)压迫人民”的情景,老祖宗们忍气吞声、怨声载道,并将对“官官相护”的异常愤怒情绪遗传给了我们,看到相似的情景就激活了对“官”的愤怒。这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并造成了“官二代”这个词对于触发网络愤怒情绪的巨大威力。
事实上,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集体无意识”并不足以完全解释这种愤怒情绪,至少还有“个人无意识”在发挥作用。人们曾经耳濡目染听到的、媒体大肆渲染的各种关于“贪污腐败”的新闻、关于“官二代”特权的报道,以及这些信息所引发的不公正感都在我们心里留下了“痕迹”。这些都是“个人无意识”式愤怒的来源。
对于凶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愤怒,但仅凭“官二代”三个字就引发愤怒显然不是理性的行为,莫让“无意识”式的愤怒绑架你的情绪。无论凶手是否是“官二代”,我们都希望案件能够依法处理,不会受到权利的干涉,同样也不会被舆论左右。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