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陈思廷 《营销界·食品营销》杂志 主编
对话嘉宾:
卫祥云 中国调味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会总干事
王明法 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罗瑞山 广州市致美斋酱园有限公司生产总经理
杨 俊 大山合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陈小龙 广州名道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思廷:卫老师,这么多年您一直为企业、经销商在服务,从您的角度来看,调味品行业的现状是怎么样?
卫祥云:首先,我要同意刘春雄教授的观点,目前调味品行业比较乱,确实还没到整合期。我认为品牌多样化是调味品行业将来的发展
趋势,也是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徐主任的演讲提及的结的变化到市场的布置,我认为讲的是一个销售市场,遵循的只是调味品市场的一般规律,而没有创新的内容,创新的内容需要我们企业家去做,需要我们的经销商去做。在目前调味品生产、品种结构调整更快的情况下,作为一个企业来讲,你如何实现创新、如何发现目标,则必须囊括企业制度人才和管理,尤其要注意企业的管理模式。
陈思廷:之前刘教授是从行业外的眼光里说调味品,而刚才卫老师又从行业的角度来解读刘老师的一些观点,我觉得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性,那么,调味品行业到底是混乱还是不混乱?好做还是不好做?大家又是如何理解创新的?
王明法:恒顺要立足固有系列调味品,着力发展我们的料酒事业,包括我们延伸产品的开发。我们倡导恒顺不仅是一个老字号企业,也是一个年轻的、时尚的企业,我们要开发符合社会要求的产品。今年我们就推出了十几个功能性的食品,如保健产品、饮料和休闲食品。
在网络营销上,恒顺开了淘宝商城旗舰店,实现了400万的销售。在文化营销上,我们建了一个醋的博物馆,仅仅旅游业做了200多万的收入。在营销模式上,我们学习凡客诚品的模式。所以,未来的恒顺,是要发展成一个厨房整体供应商的龙头,要引进系列化的产品,来形成一个综合解决方案。
虽然,我们也曾经走过一些弯路,但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我们上市了,有了一个很好的融资平台,于是开始进入一个多元化的市场,我们不仅做调味品,还进入了房地产,多元化的行业消耗了我们大量的资金,所以导致了产业的跨度太大、投入不足,但是从2006年以后,我们开始迅速调整,回归到主业的发展,也开始更加注重创新。
罗瑞山:没有创新就没有致美斋,现在我们广州很多老字号都没有了,为什么400多年了,致美斋还存在?不仅有它历史的原因,也有致美斋的底蕴原因,因为我们的产品在不断地创新。
我们生产传统的醋和酱油,我们的工艺也是传统的,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围绕传统的。但在传统的发展下我们有创新,不仅在产品方面,针对每一个菜色研发一个产品,商业模式上也有创新,我们将老铺复业,完善渠道建设。
杨俊:我刚进入调味品行业半年,我以前在日化行业做的是外资企业,早已经习惯了激烈竞争的环境。所以,刘老师刚才说隔行不隔理。从销售的角度去看,我感觉调味品行业真像刘老师讲的,还没到整合阶段。刘老师很谦虚地用了外
行的自称,但我个人觉得他看得很深。
这个行业确实不大,但机会却非常大,不像日化行业,已经三分天下了。所以,我们看调味品市场就是充满着竞争,充满着机会,而说混乱我倒是不觉得。我觉得是一个多层次的、群雄并起的格局。这个时候,谁能够把握住机会,谁能够有适合自己的方式,谁就能脱颖而出。
同时,我也看到调味品新兴的企业,它的崛起速度也非常快,这种速度不能用常规的理念来理解,因为大家基本上处在同一起步线。在调味品市场,大山合公司也做了一个四五规划,同时也很有高度地提出了要围绕创新做一个调整。我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我以前是日化行业的,现在进入调味品市场,这对我来说既有压力也有动力,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创新。
陈小龙:产品创新要达到一个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以家乐浓汤宝为例,作为调料,是创新产品,但是说白了它还是调味料。酱油它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是由黄豆变出来的,我们做的行业本身就是由创新变过来的。从企业管理者角度来讲,产品上的突破都来自思想的突破,思想突破以后就会看到很有创新的产品。
今天我没有从营销层面而是选择从产品层面来强调创新,是因为我认为调味品产业的创新目前主要还是着力在产品。重点就是要洞察消费者的需求,有些可能是消费者知道的,有些可能是消费者不知道的,比如浓汤宝就是因为它发现了消费者的快速需求,这个产品引导并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2011年度中国调味品
广州市致美斋酱园有限公司
老树长青的秘诀在于它始终都能把握住消费需求的变化,不断给老字号注入全新的品牌元素。走过400年发展历程的致美斋,以随需应变的理念,不断应时势调整自己的方向与定位。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致美斋有效、及时地推进了调味品产业重组发展进程。致美斋的进程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真品、真情、真放心”的经营理念。
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中国酱醋业首家上市公司,恒顺醋业工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行业领袖,恒顺醋业制定了十几项严于国家标准的质量内控标准,同时也参与了酿造食醋、镇江香(陈)醋国家标准的制订或完善。一个170多年来口碑相传的品牌,恒顺凭借严格的生产工艺,努力推动恒顺衍生产品的价值回归。
大山合集团有限公司
她是食用菌及食用菌行业的领军,产品销往世界65多个国家和地区,食用菌年出口量超过3500吨,跨越30多个纬度实行“候鸟式”运作。她紧紧围绕以“精、准、细”为标准,开创其特有的“大山合”品牌菇酱、菇精系列产品,用多年的品牌积累和细致专业的服务,有力保证了公司整体效益的持续提升,也缔造了渠道利润在复杂环境下照样可以“四两拨千斤”。
2011年度中国调味品产业创新奖TOP10
2011年度中国调味品产业创新奖——单项奖
年度最佳品牌定位创新奖——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
作为腐乳品牌,她有340多年历史,但历史并没有阻碍她的大胆创新。她专注于创新产品的研发,陆续攻克传统腐乳行业低盐产品保质期短、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等难题,最终推出了“低盐腐乳”等多个创新系列产品,使食用调味品的健康系数大大提升,填补我国腐乳行业低盐发酵空白的同时,也满足了现代人对低盐的健康需求。凭着持续创新的精神,王致和以消费者为本位,不断引领我国腐乳行业的突破传统。
年度最佳营销实效创新奖——湖州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
西吴清丽地,乌程天下知,先秦古酿法,传绪老恒和。“中华老字号”老恒和在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中独树一帜,锐意创新,其“年份料酒”更是首次将“年份”概念引入料酒行业;将料酒按口味细分也是其首创。避开竞争对手的锋芒,坚持在自己专业的料酒行业做细、做精。执著的人才会成功,执著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