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志加,47岁,湖南邵阳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任职4年多时间,带领全市交通人抢抓机遇,奋力破解难题,铁腕推进行业作风建设,一举将位于湘西南边陲的山区变为“全国交通枢纽城市”和全省唯一的“全国农村公路示范市”,开创了交通后发赶超的良好局面。该市连续4年被省政府评为农村公路建设优胜单位、省市政府行政执法先进单位。两年多时间里,邵阳市交通局共获得省级文明单位、8件实事工作先进单位、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佳服务单位”、抗冰救灾先进单位等市以上荣誉30多个。禹志加本人也以对交通发展的突出贡献被省委、市委分别记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光荣当选为省党代会代表、省人大会代表和市委委员。2009年,他被国家人事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表彰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个人”。
——交通崛起的历史机遇面前只有两种结果,不是历史的功臣就是历史的罪人。
邵阳,位于湘西南,曾是上通云贵、下控长衡的通衢之地。上世纪七十年代始,随着湘黔、枝柳铁路的通车,加上贯流全境的资水航道因电站断航,交通成为全市发展的“瓶颈”。由此,数届交通人把突破瓶颈作为奋斗目标,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邵阳与其它地区比,特别是与发达地区比,差距仍然很大,交通瓶颈状态没有根本改变。
2005年10月,时年43岁的禹志加走马上任邵阳交通局党委书记,次年2月任局长、书记,成为该局历史上最年轻的局一把手,组织和全系统上下把突破瓶颈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禹志加深知身头担子沉重,他通过深入调研后认为:“现在正值十一五计划编制之时,又逢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决策,为彻底改变邵阳交通落后的面貌创造了条件,如果耽误这五年,邵阳交通也许再没有翻身的机会,在交通崛起的历史机遇面前只有两种结果,不是历史的功臣就是历史的罪人。”
“大路无疆,至爱有声”。禹志加确立了“加快基础建设促发展,强化行业管理树形象,推进各项工作上台阶”的总思路,带领班子成员审时度势,以过人的胆识向社会承诺:“十一五”邵阳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办成六件大事:1、完成投资98.32亿元,建成高速公路352公里,在沪昆高速公路邵阳段全线通车的基础上,建设好在建和已进入建设程序的邵永、安邵、邵衡3条高速公路以及包茂高速公路绥宁段、娄新高速公路新邵段。2、完成投资35.43亿元,新改建国省道和高速公路连接线685公里。3、完成投资11.52亿元,建设通乡公路1068公里,县与县、乡与乡之间的主要道路达到等级以上技术标准。4、完成投资27.37亿元,建设农村通畅工程10956公里,实现81%的建制村(4561个)通油路或水泥路,除个别不具备通公路条件的村以外的建制村全通公路。5、完成投资2.16亿元,新改建客货运站场159个。6、建成水运码头(港口)19个,改造渡口48个,改造渡船293艘。
为兑现承诺,禹志加经常带领有关人员去长沙、上北京,调动一切资源积极争取项目计划。通过他的积极运筹与多方游说,邵阳交通原来的巨大差距和困难终被上级了解;通过他的奋力争取,邵阳市“十一五”交通建设规划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全省“十一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700亿元总投资中,邵阳占了170亿元以上。高速公路、国省主干线、农村公路、站场建设的项目与规模首次超过了全省的平均值。
邵阳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市委市政府和广大群众从前苦于交通不便,现在又苦于建设自筹。为减轻市委市政府和广大群众的资金自筹压力,禹志加反复找上级主管部门领导软磨硬缠,硬是将22公里邵阳大道挤进了全省“十一五”国省干线公路改造计划笼子。为促进全市旅游业的开发,禹志加在全省交通计划盘子已定的情况下,积极向省交通厅建言,成功争取了包茂高速公路东线方案的实施,将许多人大代表强烈要求的通道临口至城步南山公路改造工程列入包茂高速公路子项目;将黄草坪至蔡锷公路列入到全省“通乡公路”计划,并成功赢得省厅对邵东库区、战备道路的资助。
2009年,在抢抓扩内需、保增长的重大机遇中,争得以洞兴高速公路、207国道市区至邵阳县一级公路、市区至新邵坪上沪昆高铁站高速公路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项目。
现在,沪昆高速公路邵阳段、邵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另有邵衡、邵安、娄新、包茂、洞新、武冈至西岩高速共6个项目紧张在建;农村公路建设加速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加紧实施。邵阳交通瓶颈已经突破,市域交通状况已得到根本改观,全市上下“大办交通、办大交通”的热情空前高涨。
2008年初,邵阳被评为“全国交通枢纽城市”,全市构建起了从市区辐射全市、以高速公路为主通道、国省干线为主骨架、农村公路为支脉的交通网络。全市经济因交通飞跃发展而明显提速,摆脱多年来一位数增长的低迷状态,2008年GDP增幅达到了14.5%,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有9项经济指标超过全省的平均值,步入了后发赶超的快车道。
——贫困地区加快交通发展只有一个办法,高起点谋划、强态势推进。
邵阳市经济长期处于全省末位,全市8县3区1市其中有3个国贫县、5个省贫县,发展交通何其容易。禹志加认为,贫困地区加快交通发展只有一个办法,高起点谋划、强态势推进。
为了带动区域内城乡整体发展,禹志加组织全力打造全市“两小时交通经济圈”,制定了“从任何一个县城出发,一小时上高速、两小时到市区”的交通经济圈规划,实施规模化拓展高速公路、畅通国省干线、改造县乡公路、大建村组公路等工程,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
禹志加敢想敢干,在谋划高速公路中写下了精彩篇章。通过奋力争取,先后有邵永、邵衡、邵安、洞新和娄底至新化高速公路新邵段、包头至茂名高速公路绥宁段共6个项目在“十一五”开工建设。尤其是2008年成功地将原无规划的洞口经新宁崀山到广西兴安的高速公路挤入省“十一五”规划,并提前于2009年7月开工,还同期建设武冈至城步西岩高速公路支线,开创了全省的先河。另外,过去没有纳入省里规划的洞口至张家界高速公路、永州至绥宁乐安高速公路、武冈至城步至广西龙胜高速公路新近挤入省里规划,并开始启动工可研究等建设程序。
邵阳的老百姓几乎不敢相信这样的现实:几年前,他们对高速公路想都不敢想,谁知一眨眼,全市8县3区1市全部有了已建和在建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6 00余公里,形成了一个“日”字形的网络!出门不久就上高速,正在迅速变成现实。
为了缩短县市上高速的时间,通过大力建设高速连接线、改造国省干线。“十一五”争取的 17个改造项目,共计725公里,目前完成和在建的有竹城公路、邵阳大道、洞绥公路等15个,共500余公里。目前,全市90%的县城新建了高等级的过境公路,绥宁、城步、新宁几个偏远县份,基本能在1小时左右走上高速公路、2小时进入市区。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农村公路建设又是重点和难点。说是重点,是因为邵阳是个农业大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首先关心的是农村公路建设,而且农村公路建设纳入省政府考核的为民必办八件实事之一。说是难点,一是因为建设里程长,每年要完成2000多公里;二是资金缺口大,通村水泥路建设每公里上级仅补10万元,实际要20万元左右。“十一五” 共10956公里计划,需自筹资金10亿元。面对严峻的挑战与巨大压力,禹志加没有退缩,而是本着对组织、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
禹志加兼任农村公路建设办公室主任,亲自抓农村公路建设的规划立项及其有关的前期工作。在他的组织发动下,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走上了多主体投资、多渠道筹资的轨道,除国家、省里“以奖代补”之外,其它资金主要采取集体出一点、老百姓一事一议筹一点、社会捐一点、银行贷一点、义务投劳抵一点等多种筹资方式。他经常深入到全市所有的通乡公路和通畅工程项目工地督查,并多次到完成任务难度大的绥宁、城步等边远县施工现场帮助解决难点问题。先后有针对性地组织全市性的督战会、协调会、讲评会、业务培训会议等工作会议10多次,组织指导各项目业主实施重点突破。
2006年,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全年雨季过长、原材料涨价、上级计划下达不及时、自筹资金难以到位等不利条件下,共完成投资7.67亿元,建成农村公路2964.8公里,是“十五”5年总和的1.2倍,新增水泥路2500公里,是邵阳市有史以来建成水泥路里程总数的4倍。
年底,省厅组织的农村公路检查,评价该市农村公路建设质量良好,发展平衡,综合得分居全省第2位,本人因此荣立省政府一等功。
2007年农村公路建成4163 公里,是省定8件实事考核指标(120公里)的170.8 %;建成通村水泥路3761 公里,是省8件实事考核指标(1850公里)的203 %。农村公路建设的里程、质量、综合评分均位居全省第一,连续四年被省政府评为农村公路建设优胜单位。
2008年5月,该市作为全省唯一的代表接受了交通运输部的专项检查,同年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市”。邵阳市农村公路建设里程和质量名列全省前茅,省政府“为民办实事”交通专项考核组高度评价,邵阳市农村公路建设在全省比较具有重视配合领先、组织推进领先、群众支持领先、发展规模领先、建设标准领先五大优势。湘潭、张家界、娄底、怀化等兄弟市州,在省农村办的推荐下先后来到邵阳学习考察。
到2009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7166公里,其中改造水泥路(含油路)15108公里,全市乡镇通达率达100%,行政村通达率达98.9%,乡镇水泥路(含油路)覆盖率达100%,通村水泥路(含油路)覆盖率达85%。建成农村乡镇一级客运站86个,农村公路招呼站1000多个。
由于种种原因,邵阳市交通企业普遍效益差、矛盾多,潜伏着很多不稳定因素,也是全市交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忧患。禹志加通过深入调研和综合分析,制定了区别对待、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并组建专门的改制工作机构,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在该市交通企业的改制上求得历史性突破。到现在,局直13家企业已成功改制6家,同时帮助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开源节流,整个交通企业实现了改制提速、局面稳定、效益增加的目标。
面对运输企业间的恶性竞争,禹志加从全市运输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在充分尊重企业意愿和运输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成功撮合了该市最大的运输企业——邵阳汽车运输总公司对市凯达公司的托管,有效地优化了运输市场秩序,保持了企业的稳定,提高了运输经济质量。
——推动交通建设的力量,最要紧的是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
加快邵阳交通快速发展,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禹志加深深体会到,交通建设点多线长,靠几个人是不行的,关键是领导干部要勤政廉洁、率先垂范,用浩然正气感染和带动上下,共同完成使命任务。禹志加以“自己做出样子,行业树起形象”为目标,用心营造“勤政、廉洁、高效、优质”的交通局机关。针对交通战线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他坚持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注重集思广益,倾听各方面的意见,为基层排忧解难。2006年,由于他的倡导,邵阳市交通系统开展了“我为邵阳交通新崛起建言献策”活动。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禹志加总是把“群众能否安全、便捷出行”装在心上。2007年春节,由于国家规定公路运输不涨价,邵阳回家过春节的外出务工人员就较往年增加了50余万人,运力空前吃紧。正月初五深夜,禹志加了解到隆回县城、洞口高沙等地有旅客滞留情况,当即来到局春运值班室,指挥运管部门调度运力,采取动员外省运力投运等措施,成功解决了旅客滞留问题。
哪里有任务,就出现在哪里,指挥到哪里,解难到哪里。这是禹志加的一条恪守不动的工作准则。2008年元月5日,他胆囊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并发,痛得无法工作,躺到了手术台上,切除了严重化脓的胆囊,排除了结石,医生要求他全休1个月。这时,罕见的冰灾袭来了。伤口还缠着纱布,禹志加不顾医生与家属及身边工作人员的劝阻,毅然提前出院,指挥全市交通系统的抗冰救灾工作。元月27日,禹志加在省人大会前又请假提前赶回邵阳,马不停蹄,冒雪踏冰,深入各县市区和车站、码头了解道路和客运班线通行情况。在禹志加的带领和感召下,局机关、局直各单位及各县市区交通局又掀起了铲冰除雪热潮。仅2天时间,市至各县城道路全部畅通,县城至各乡镇道路基本畅通。整个冰灾期间,全市道路营运未出现旅客滞留现象,未发生大的安全事故,省政府为此给他记了一等功。
交通局长管钱管物管工程,位置十分敏感。禹志加倍加珍惜操守名节,坚持用制度按程序管人管事,特别是在工程建设、营运线路牌审批、干部任用等问题上,始终坚持按程序按制度办。近几年,不少人通过各种关系要求承包工程、推销材料,他严格要求自己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参与工程建设。2007年初,该市某区交通局瞒着他准备将一个通畅工程项目包给他的一位亲戚施工,禹志加当着亲戚面打电话给这个区交通局的领导把事给吹了,他的亲朋对此都不理解,从此与他“黑脸”。针对过去机关用车、接待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矛盾较多的问题,禹志加带头废除领导用专车,上下班与大家一起坐值班车。为让系统管理人员直观感受贪腐的危害性,他还把局机关工作人员和局直单位班子成员带到监狱进行警示教育。
在禹志加的带动下,系统未发生过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交通系统特别是交通局机关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呈现出“和谐、优美,务实、高效,廉洁、奉献”的良好风尚。
一位曾在邵阳任职、现在国家部委担任领导的同志,不久前在邵阳调研时高度评价:“用对一个人,搞活一个行业,这么多年,邵阳的交通建设没有哪个时候能像现在这样波澜壮阔、高潮迭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