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湖船”是苏北白马湖水乡一种古老而又传统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随着新潮文化的兴起和传统文化的淡去,目前这种形式已极为少见。研究这方面的相关资料也多已散失。这次我在民歌之乡的南闸农村进行民俗文化调查,却不经意地网住了一则关于荡湖船船姐船哥的故事,倒很值得思考和回味。 旧时代,这里表演的荡湖船,站舱晃船的叫船姐,撑篙溜船的叫船哥。两人通常都是结有私情的一对,随着感情的深笃,表演也就逐渐默契异常以至珠联璧合。有个叫徐四姐的船姐,人长得水灵,歌唱得好听,船晃得漂亮,深受众多小伙子的喜爱和垂青。然而,她谢绝了多元的求爱,唯独痴情于船哥李二。并动了真格,私恋激情到了沸点,便以身相许。在月朗风高的夜晚,他们经常钻进玉米地里幽会野合,由此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然而,在那封建礼教世俗观念的压迫下,穷得叮当响的李二根本无法把徐四姐明媒正娶,有头有面的徐家父母势利世故。“忽然一阵无情棒,打得鸳鸯各一方”。不久徐四姐被逼嫁给县城里比她大十多岁的二楞子。李二到大龄后拾了个呆子媳妇。他们唱了多少年的相思苦、洒了多少年的相思泪、交织了多少年的离别愁。虽然岁月如梭似箭,情侣天各一方,他还一直在想念着她,她也一直在思念着他。 三十年以后,社会早已有了文明的开化。这个时候正好徐李二人均已丧偶,冷却多年的爱情火花又重新复燃碰撞到一起。他们终于破镜团圆,有情人终成眷属,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才绽放的相思花,多象村野的野蔷薇散发着芬芳。多么不容易啊!他们相依为命、相敬如宾,非常珍惜这迟到的灿烂。当年那“爱情的种子”亲生骨肉知道了真情也拜认了生父,他们又重新沉浸在温馨的天伦之乐之中。 那几年,提倡弘扬民族文化,“荡湖船”冲破几十年禁锢,又在乡间悠然飘荡了,为了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有关部门领导注重民俗文化资料的收集和挖掘。当年这对珠联璧合的老船姐船哥又澎湃起晚年的心潮,他们竭尽余力把频临绝迹的“荡船技艺”奉献出来,把几乎失传的传统民间小调传唱开来。经过名家的整理和考鉴,两位老人留下了好多首具有传世价值的民间文学精品。他们通过手把手教“船上功夫”,那些隔辈的年轻船姐船哥们也都很快入门,并加以创意的发挥,荡湖船又激溅起新生活沁人的浪花。 但毕竟逝水流年,历史苍海桑田。那一对苦尽甘来的船姐船哥在享受一段夕阳的灿烂后,最终还是向这个世界告别、驾鹤仙归。是老船哥先辞世的,老船姐强忍悲痛唱了一曲当年荡湖船小调《手扶拦杆》为老公壮行。显得惜别依依。没多久,老船姐也含笑九泉。鉴于她在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方面有较大功绩,地方政府和群文部门派相关同志前来治丧,著名的民间文学艺术家特地从省城赶来吊唁,年轻的艺徒们合奏着传统的民间音乐,飘荡起悠然的荡湖船,葬礼异常隆重而又别致,船姐船哥的人生总算非常光彩地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他们没有遗憾地步进了幽静的人生后花园。 故事到了这里,应该说有了较好的结局。也许你会说,这不过是一杯清清淡淡的白开水,没有造势夺人,不值得品茗咀嚼。也许你会说,它只是一幅粗线条的素描画,没有浓泼的色彩,没有复杂的构图,没有新颖的立意,平平常常,难以融入光怪陆离的现代气息。其实,你如果以换位思考的方法去剖析船姐船哥漫漫的人生路,你就会觉得,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情感交错,跌宕有致就很自然地融入其中,我看它则是一个颇具玩味的完整的爱情故事。 听了这则似觉古典的故事,我不禁沉思,船姐船哥之所以悲欢离合,正是因为他们经历了不同落差的社会与时代,因为他们交融了水乡不同时期、不同时段的情感矛盾。如今,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农村也逐步趋于现代化了,什么幸福快车,网络恋情,“爱你没商量”,新一代的农村青年男女当然不会重复昨天船姐船哥的故事,但是在矛盾运行的人间万象里,又会出现种种新的悲欢离合的载体,又在演绎着新的情感故事。 眼下,年轻的朋友,你们虽然没有祖辈那种直观的感受但也不可再有那种无缘的机遇,社会与时代会恩赐给你们许多新的爱情热能和情感鸡汤。条件优越了,我倒建议你们去细细品味这个故事的潜影之处,鉴赏之余,获取铭心的启迪。好准备去迎接和面对即将到来的闪光的“奶油”恋情。 |